Last Updated on 2021-02-12 by Jake
2020年是個國際動盪的一年
原因當然就是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
不只觀光方面受影響,全球經濟、醫療、甚至政治都受到影響
針對最直接影響的部分:醫療,來做分享
醫藥衛生領域本來就是多分工的,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一些醫藥衛生領域慢慢被世人所看見
並不是新成立的領域,只是一直以來不太被民眾所知而已
這篇文章我將特別針對「呼吸治療」這個領域來做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療團隊合作
根據我的觀察,在這次疫情中浮上檯面的主要有3個領域:
公共衛生領域
這部分大概是最被所知的部分
包含洗手步驟、口罩防護、病毒傳播途徑、社區傳播等等都是屬於公共衛生領域範圍
相信大家在新聞和衛服部防疫宣導短片中也都看到許多公共衛生學者的身影
多數在進行深入細部的研究,以達到人類公共衛生安全
醫事檢驗領域
這個領域也就是所謂醫檢師的專業領域
在這次疫情中,要知道有沒有確診,必須要經過「檢疫」這個步驟
當然在進行檢體採檢的時候會是護理人員進行操作
但採檢後的檢體會去哪呢?
會送到醫檢師手上進行檢驗分析
所以醫檢師雖然沒有直接接觸到病人,但暴露的風險可是不可小覷的喔!
呼吸治療領域
呼吸治療領域大概是大眾最為陌生的領域,但其實生活中你經常遇到
呼吸治療師常會與護理人員或醫師混淆
呼吸治療師的確是與護理人員和醫師在同一區域同一團隊中合作,但還是有其獨立的專業性的喔!
這個領域也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會與護理人員和醫師一樣接觸到病人
常見到新聞說確診病人會住進加護病房(ICU)並使用呼吸器,而照顧使用呼吸器的病人便是屬於呼吸治療領域的工作
呼吸治療在做些什麼?
呼吸治療,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治療人的呼吸
本來呼吸治療領域剛發展的時候頂多就只是給予醫療氣體或吸入用藥的操作等等
但現在的呼吸治療領域所要進行的工作變得相當廣泛
所有與呼吸有關的,不管輕微還是嚴重都屬於呼吸治療領域
大眾較熟知的抽菸、氣喘到嚴重的使用呼吸器都是呼吸治療的工作範圍喔!
這邊我就簡單列舉呼吸治療所包含的工作內容:
- 氧氣治療與其他醫療氣體(氦氧氣、氮氣)治療與設備操作
- 濕氣與霧氣治療操作
- 吸入性用藥操作與衛教(戒菸門診、氣喘門診、胸腔科門診、病房)
- 血液氣體分析與操作
- 血氧濃度與生命徵象監測與紀錄
- 胸腔X光判讀
- 呼吸器操作與紀錄
- 氣道衛生治療(抽痰、拍痰、咳嗽技巧)
- 肺擴張治療(器材操作與衛教、腹式呼吸)
- 肺復原運動治療
- 肺功能測試
- 長期照護(個案管理師、更換三管)
- *高壓氧治療(需另外進行訓練)
為什麼之前都沒聽過呼吸治療師?跟醫師不一樣嗎?
我先回答後面的問題
呼吸治療師和醫師是不一樣的
呼吸治療師主要是根據醫師給的醫囑來進行治療操作,原則上是這樣
但呼吸治療師也有自己的專業,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去檢查醫師給的醫囑是否有問題
如果有覺得不妥的可以給予醫師建議,但會不會接受就要由醫師決定了
那為什麼之前都沒聽過呼吸治療師?
呼吸治療在台灣醫療至少有約20年之久了,但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呼吸治療這個領域的存在
這部分只是我的猜測,實際情況老實說我也不清楚哪個是對的
呼吸治療師主要的工作環境在大型醫院的加護病房中
一般人本來就不太有機會能進出加護病房,要知道醫院裡還有呼吸治療師的存在本身就不太容易
再來是呼吸治療師的工作性質,基本上呼吸治療師法律上不做病情的解釋,也就是說會和家屬接觸的主要還是護理人員和醫師
呼吸治療師會接觸的以病人和需要進行衛教病人的家屬占多數
而且呼吸治療師多為一人照顧整個加護病房,每一床都需要進行呼吸器調整和紀錄
還要進行一些例行的技術操作和數據檢測,還得預留一些意外處理的緩衝時間
如此繁忙的工作造成停留在病人身上的時間減少,在會客時間往往成為呼吸治療師上傳紀錄資料的時間
和一般民眾少有接觸自然也就不易為人所知
另外,一般民眾對於醫院內部人員組織認識不多,認為醫院只有醫師和護理師的人可不少
以他們的印象,看到穿白袍的就是醫師,其他全部都是護理師
甚至還存在男性是醫師,女性是護士(還不知道護理師這個稱呼)這樣印象的人
根本分不清楚還有醫檢師、藥劑師、呼吸治療師、放射師、甚至醫事會計人員
因此聽到名字叫呼吸治療「師」會被誤會是不是醫師,看到呼吸治療師女性人員佔多數會誤會是護理師
以上是我個人推測的幾個呼吸治療師不被人所知的原因
畢業出路好嗎?
既然不被眾人所知,不免就會有人擔心是不是沒什麼在徵才?
首先從大學部說起
台灣大學部設有呼吸治療學系的目前只有4間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輔仁大學、長庚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 (目前都只有私立…)
詳細大學內容可以參考各學校科系學長姐分享 → 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經過大學4年的修課和醫院的實習,畢業後會準備考取高考呼吸治療師資格,取得證照後就能進行執業登記並在臨床工作
但這個學系畢業並不只限於大醫院的臨床呼吸治療師
與之相關的還有幾種不同的出路(這邊針對與本科相關之出路)
如居家呼吸治療師、高壓氧操作技術員、睡眠技師、醫療器材公司業務、醫療保險業務、大學講師等等
這些都是呼吸治療領域可以再發展的出路
結語
大家都知道醫學是非常複雜且困難的領域,當然醫療體系也不只是醫師和護理師這麼單純
整個醫療團隊的分工的細膩程度並不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樣子
在呼吸治療這個領域,雖然看似簡單,只要照顧好呼吸這部分就好,但其實牽涉的到也很廣
從醫學的胸腔疾病學、護理的抽痰技術、公衛的細懸浮微粒知識、到物理治療的胸腔物理治療
呼吸治療領域的內容其實跨足多個領域,如果你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就讀並學習
在2020 COVID-19疫情爆發的狀況下,除了醫師和護理師,還有其他不為人知、默默奉獻的醫事人員在推動著整個醫療團隊
藉此機會可以多多認識一下,並了解它們存在的必要性喔!
如果認為我分享的文章內容有幫助到你的話,歡迎點擊左側社群分享連結分享
有任何想法或意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討論喔!